设为首页   |  加入收藏
莲花圣手,莲花圣手作文网
本网推荐:   校长之窗 校园生活 今日要闻 家长茶座
莲花圣手网络才艺大奖赛,常年举办作文、演讲、朗诵、诗歌、散文、游记、纪实文学、古体诗词歌赋、摄影、书法、绘画等各类网络才艺赛事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评传
黄梵:让梧桐侧目的诗性生活
作者:YUANLIUW 时间:2012-09-04 19:39:24 点击:0

“那年九月,远方对准了我的心/我离家,走外省……”16岁那年,少年早慧的黄梵考上了南京理工大学,从湖北黄冈来到钟山脚下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这一住就是三十二年,他在这座城市里读书、教学、交游、写作,对南京的感情已越来越深过家乡的古镇,在一首诗中他这样感喟:“现在,家乡仿佛就是我自己……”

对黄梵来说,阅读、写作已经成为一种有规律的日常生活。从最初桀骜不驯的先锋诗人到硕果累累的“后新生代作家”代表,他在南京的三十年里创作了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。除了评论界给予好评的诗歌,他还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小说作品。长篇小说《第十一诫》以近乎残酷的冷抒情笔调勾画了一幅知识分子的群像,出版后曾引起热烈反响,被视为书写年轻知识分子校园青春忏悔录的杰作。《等待青春消失》则以中年的视角描写了当代中国一个底层少年成长的过程,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及精神世界诸多问题的沉忧与隐痛。
 
黄梵的住所位于城南的三条巷,这里虽地处繁华,但却闹中取静。一栋130平方米小跃层的二层就是他的书房。在这间被友人亲切地称为“小阁楼”的书房里,错落排列着几个高大的书柜,里面既有歌德、卡夫卡、博尔赫斯、巴别尔等文学大师的经典,也有尼采、荣格、福柯、利奥塔等哲学家的著作,还有像《牛顿传》、《哥德尔》一类的图书,可见主人阅读兴趣的广泛和口味的博杂。书房素雅整洁,没有过多的装饰,体现出一种朴素而实用的生活理念。黄梵说,每一个作家都梦想着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,而这个理想他也是几经努力才实现的。之前,他住过简陋的集体宿舍,也住过“冬冷夏热”的狭小单间。2004年才把家从七里街安顿到了这里。
 
黄梵说,他的人生道路是比较曲折的,在很多关口出现了命运的陡转,颇有点荒诞和残酷的意味。而阅读与写作又与命运紧密相连。
 
按祖上传下来的家谱,黄梵是北宋词人、诗人、书法家黄庭坚的第四十一代孙,祖籍湖北黄冈。然而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,在7岁之前他一直是在甘肃兰州生活的。后来因为要上小学,父母把他送回了黄冈。“回到黄冈,我的性格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,在兰州我特别外向特别爱说话,回到湖北和爷爷奶奶生活,我就开始不爱说话了。不说话,那星期天干什么呢?就读书,读书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经常是躲在门后边看书,因为不容易被别人发现。所以经常大人找不到我,直到家人喊吃饭了,我才钻出来,吃完饭又不见了。整个少年时期我都是这样度过的。”
 
与父母分离造成的失落,以及现实境况的压力,让敏感的少年黄梵学会了用读书来排遣,并且乐此不疲。三年级的时候,他读了第一本全文字的书《高玉宝》,而对他影响最深的则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《机器岛》。那时候黄冈有个造纸厂,有很多需要回炉的“禁书”,如《牛虻》等,有工人舍不得全部化成纸浆,一些书就流了出来,“那时候读书的风气特别浓,我们班里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几本这样的禁书,然后我们就彼此交换着看。”《机器岛》的故事给黄梵带来巨大的震动,让他心醉神迷,他突然意识到还有另外一个跟身边的现实完全不一样的世界,一个想象中的世界。它唤醒了少年黄梵喜欢虚构的天性,“后来我就开始喜欢看比较虚幻的作品。它的影响非常深,它唤醒的一切至今还在影响我的写作,成为我写作的基本教养。”那个时期他还半懂半不懂地读了爷爷书柜里的藏书,以及侦探小说、旧版的武侠小说等,几乎无书不读,甚至一本记录中国军队铺设西藏公路的书,其中的异域风情和神话色彩,也激起了他无尽的想象。这一类书,“实际上为我后来的写作提供了一个美学的通道。”
 
读书阶段的黄梵有着异乎寻常的学习天分,是学校理工科的第一名,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,捧回了大大小小的奖杯。他本可以读完高中考取他心目中的北大物理系或数学系,但是还在高一时,就被学校逼着去参加了高考,这次对于学校来说是“成功”的高考,让黄梵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南京理工大学。而且学的是他根本不知道的专业:“外弹道专业”。上北大、做物理学家的宏愿无法实现了,黄梵一度感到悲观,只好去图书馆文科部借书寻求慰藉。这样的结果是,在大学几年他创造了该校的一个奇迹,几乎把文史部的所有书都读完了,甚至包括牛顿的《数学原理》、达尔文的《物种起源》、伽利略的《对话》这类艰深的理论书,他还发现图书馆里有一套花体德文版的《歌德全集》,让他十分激动,甚至一度产生学习德语的念头。
 
当时让黄梵真正钦佩的有两位作家:博尔赫斯和海明威。大二那年他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博尔赫斯的小说《交叉小径的花园》,特别喜欢。当时对博尔赫斯并不了解,国内对这位大师的介绍也很少。博尔赫斯从没有到过中国,但对中国非常向往,他在这篇小说中虚构了一个追杀的故事,并穿插了一段东方人的家史。小说营造出的那种虚幻的氛围让黄梵欣赏不已,因为跟他的内心十分吻合,读后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。后来他读到了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集,其中的《女海盗金寡妇》和《无礼的掌礼官小冢之助》,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 
海明威的《永别了,武器》,是另一本让黄梵难忘的书。因为喜欢,这本书他在大学期间至少看了五遍,有时候甚至舍不得一下子读完。《永别了,武器》讲述的故事虽然比较老套,但黄梵认为海明威的高明之处,不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故事,而在于他把一个老套的故事写得太传神了。其中男女主人公的精彩对白,能让人嗅到那种置身现场的气息。黄梵觉得这是海明威把他最有魅力的部分发挥到极致的一部小说。
 
真正与诗歌结缘是在大四的那年,黄梵和一位女孩恋爱了,这位女孩是大学的校花,因长得欧化、人高马大,有个迷人的外号:“小意大利”。那时在大学谈恋爱不能公开,他和她像两个地下党成员,不敢多见面,只能偷偷写信,“真是外表冷漠、内心炙热”,但是这段纯真的恋情最终被女方家人拆散了。失恋后的黄梵情绪极为低落,他试图用钻研物理和数学的方法转移注意力,但是毫无用处。直到有一天,他偶然灵感迸发写了一首诗,就拿给爷爷看,没想到得到了擅长古体诗的爷爷的赞扬,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,半年时间他写了几百首诗,写诗成了他对付悲伤的最有效的良药。大学毕业后,黄梵留校任教,继续写诗,并与当时活跃的青年诗人周亚平、车前子、路辉、韩东等人结识,成为相互切磋交流的朋友。
 
如今,步入中年的黄梵对人生和写作有着深刻的感悟。回首九十年代,那时候年轻气盛,大家到一起都有一种英雄见英雄的感觉。写的诗也是追求词语的华美奇崛,而实际上有很多是空洞无物的。大约在2004年前后,他开始慢慢有了中年的感觉。他写下了《中年》:“青春是被仇恨啃过的,布满牙印的骨头/是向荒唐退去的,一团热烈的蒸汽”。这首诗是他思想的一个转捩点,他在诗中书写了中年的沧桑与感悟。他发现自己在心态上变得更加平和,在待人接物上也变得宽容了。他开始思考中年,继而也通过写作反思青春。
 
在《第十一诫》获得普遍好评之后,黄梵完成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《等待青春消失》,小说描写了一个仿佛随手可拾的当下底层故事。主人公陈小楠父亲病逝,母亲清月独力撑持着贫寒之家。母性及挣脱底层的愿望,使她为改变儿子未来的命运而苦苦挣扎,她前往远方的亲戚家筹集儿子的学费,这个屈辱的过程,牵引出一段隐秘、久远而浪漫的往日故事,曾经晶亮的年华,探照着现实的灰暗和哀伤……而清月唯一愿望所寄的儿子,却在青春的躁动中不能自拔,反抗,叛逆,毫无良心地消耗着青春,消耗着清月的母爱。两代人的错位,看起来弥合无望,母亲脱离底层的所有渴望,就仿佛远方一道迷离的风光……
 
这篇小说最初发表的时候名为《南方礼物》,“礼物”是一个整体性的隐喻。黄梵以中年的视角来观照青春,在冷静的笔触下隐含着无尽的悲悯。作为像小楠那样的年轻人,要穿过一个高压的教育体制和应试体制,要经历他同伴的价值世界和他父母的价值世界的冲突,他的奋争、对抗、叛逆,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入成人的世界,成人世界是青春奋斗之后的一个奖赏,一个“礼物”。可是成人世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,是一个充满了虚假、纷争、尔虞我诈、没有是非、没有道德底线的世界。“当一个年轻人沿着这样一个奋斗轨迹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,突然意识到这一点,那他的所有努力都变得虚无了,就像你以为那是高速公路上的起点,没想到却是一个深渊。那他前面的奋斗过程就是一种消耗。所以我为什么把青春写成一种消耗,这里面有斗争,有妥协,有精力的消耗,也有价值观的消耗,按理说我们应该有所得,但最后是一场空。”
 
奥尔罕·帕慕克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纳博科夫的小说,“在美的外表之下,隐藏着一种残酷的味道”。帕慕克被这种美深深地打动,称赞“这是一种与残酷和邪恶签订的浮士德契约式的美”。在《等待青春消失》中,黄梵以诗人特有的敏锐的感觉与经验,努力捕捉生命的细节,对世界展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,展示了青春的残酷和成长的艰难。小说出版后得到众多赞誉,有人称为中国版的《在路上》,也有人把它与塞林格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等成长小说相比,认为这部小说的与众不同在于,它描写了青春的无所适从和由此带来的痛感,其中折射的社会及精神世界的问题耐人寻味。
 
目前黄梵正在创作第三部长篇小说,而在写作和教书之余,他的主要时间都花在了读书上。他最近在读的是智利作家罗贝托?波拉尼奥的长篇小说《2666》,这部小说目前尚没有译介到中国,国内只出版了波拉尼奥的另一部长篇《荒野侦探》。波拉尼奥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,在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写小说,五十岁去世,在十年时间里创作了数量惊人的作品,出版后引起轰动。苏珊?桑塔格称他是“那一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值得钦佩的小说家”,《明镜周刊》则评论他为“当代西班牙语文学中最大胆的作家”。黄梵觉得中国作家在写作中有着太多的顾忌,这个不能写,那个不能说,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过他自己,后来他认识到必须克服这一点,写《第十一诫》的时候,他下笔特别狠,以至书出来后让许多朋友吃惊不小。现在读了波拉尼奥,“给我的一个启发就是,除了政治以外,我们不敢言或没有言的地方还蛮多的,而这些领域都没有被我们的作家穷尽。我原来以为我已经很勇敢了,看了波拉尼奥,没想到他更勇敢。”
 
在黄梵的诗中有这样的句子:“活到四十岁,再不孤独是可耻的。”年轻的时候,喜欢热闹,沉迷于交游,现在的他则更喜欢孤独。“一个人爬山、跑步、逛书店、漫步市井、看书、听昆曲、参观博物馆,意识到有一些美妙的感受,更适合一个人慢慢品味。”多年在南京的生活,已使他由一个伤怀的异乡人,渐渐地学会了接纳这座城市,感恩于身边的一草一木,享受一种平静而充满诗性的生活。没事的时候他喜欢爬山,“一爬上钟山,内心就被愉悦填满”,那种奇妙的感受和幸福,常常让他无以言表。
 
每天他习惯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间写作,喜欢关着窗帘、开着台灯、喝着茶,一口气写四小时。他不能忍受嘈杂,对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,“必须安静到能跟踪和捕捉内心细微的思绪与语调”。而现在他的书房正提供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场所。让他比较满意的一点还有,写作之后,他可以走下楼,逛逛街,或到美术馆看看画展,能够轻松地在人群中释放掉写作的孤独。在三条巷的街道两边,站立着两排枝叶繁茂的梧桐树,这些“风华正茂”的绿树,在黄梵充满感动的诗中,有着一种无言的美丽和深情,“每片叶子都是小小的耳朵/就算隔着最宽的马路,我的自言自语/依然会让叶子在风中侧目”!


责任编辑:yszdyee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特别声明:本网系公益性中文阅读网站,所载作品大部分来自投稿和组稿,也有部分作品收集自网络。本网转载此类稿件出于传播更多诗歌资讯之目的,并不从此类转载活动中牟取商业利益。所有作品版权一律归原作者所有,使用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取得原作者的书面许可,对其中注有“来源:源流中文网诗歌频道”字样的作品,转载时除征得原作者书面授权外,须同时标注“转自源流中文网”字样。如果你认为某作品在无意中侵犯了你的版权,请通过本网客服邮箱向我们投诉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。


     的回复
    
    回复日期:
评论区域
打印 关闭
 
 
头题诗人   更多>>
本网推荐   更多>>
· 刘 诚〔国家一级作家 作文教学主...
· 建设文明城市,我们在一起!
· 手拉手,共建生态文明城市
· 美丽家乡生态美
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· 我的心愿
· 手拉手共建生态文明城
· 小手拉大手,共建生态城
· 喜鹊先生的请求
· 追求绿色时尚,走向生态文明
· 文明城市创建改变家乡面貌
· 写给交警叔叔的一封信
· 我的家乡变了
· 建设文明城市
· 给市长伯伯的一封信
热门阅读   更多>>
· 刘 诚:命运·九歌(长诗)
· 八十年代大学生校园诗江湖风云人物...
· 5.12汶川大地震诗歌专刊增刊民...
· 刘 诚:宁夏诗章(11首)
· 一箪:浅议莫言小说女性形象
· 中国现代诗歌群体及代表诗人[百度...
· 柳必成诗选
· 丁晓宇:性饥渴致留守妇女沦为乡村...
· 一箪自选诗99首(第一辑)
· 一箪:山东人原来是这样看待莫言的
· 杜君立:简评波兰电影《卡廷森林惨...
· 走在民国的街道上
· 县委书记权力大得吓人 几乎跟中央...
新开专栏   更多>>
· 艾叶
· 楠山
· 凡人
· 唐颖
· 海尧
· 临才
· 花儿
· ouya
· 子归
· lqc8
· 流云
· 海滨
· 十品
· 暮然
· 左岸

新浪读书

关于我们    服务条款    投稿须知    常见问题    网站合作    版权申明    友情链接   
Copyright 2012 www.yuanliuw.com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        版权所有: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        陕ICP备:18002583号-2       在线客服QQ:641362069
  客服邮箱/网站合作:  yuanliuw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