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  |  加入收藏
莲花圣手,莲花圣手作文网
本网推荐:   校长之窗 校园生活 今日要闻 家长茶座
莲花圣手网络才艺大奖赛,常年举办作文、演讲、朗诵、诗歌、散文、游记、纪实文学、古体诗词歌赋、摄影、书法、绘画等各类网络才艺赛事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> 评传
洪治纲:余华是个胆小的小男孩(节录)
作者:YUANLIUW 时间:2012-10-03 16:07:39 点击:0

“作家写小说,说到底就是拼性格,拼力量。你行或者不行,其实就是看你在那些广泛的敏感区域中,有没有能力去直着写。因为直着写比绕着写要难得多。”

——余华
 
余华曾创作过一篇短篇小说,叫《我胆小如鼠》(该小说发表时名为《我的故事》,见《东海》1996年第9期)。在这篇小说中,余华演绎了一位名叫杨高的胆小男孩,展示了他那苦涩而又无奈的生存际遇和生命情怀。杨高6岁时还不敢和别人说话,到了8岁还不敢一个人睡觉,10岁了还不敢把身体靠在桥栏上。在学校里,杨高不仅饱受男同学欺负,而且女同学也欺负他,甚至连家养的鹅追起来他都害怕,被老师作为“胆小如鼠”这个成语的生动注释。走上工作单位后,在工厂里,他也是因胆小而不断遭受排挤,由车工变成清洁工。与他同时进厂的同学吕前进整天睡觉,还得到了各种好处,而他却什么也没得到。朋友们相聚,他也总是因为胆小而饱受嘲讽和欺辱。他像一张洁白透明的纸,总是畏惧被别人肆意涂鸦,而结果总是谁都可以在上面胡涂乱抹。

这篇小说中的胆小男孩,当然并非余华童年的某种缩影,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某些潜在的心理构成因素,因为一个显在的事实是,余华的童年确实胆小——虽然不至于“胆小如鼠”,但基本上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。在《最初的岁月》中,余华曾如此说道:

我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,我母亲经常这样告诉我,说我小时候不吵也不闹,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,她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,到了晚上她来接我时,发现我还坐在早晨她离开时坐的位置上。我独自一人坐在那里,我的那些小伙伴都在一旁玩耍。

到了4岁的时候,我开始自己回家了,应该说是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带我回家,可是我哥哥经常玩忽职守,他带着我往家里走去时,会突然忘记我,自己一个人跑到什么地方去玩耍了,那时候我就会在原地站着等他,等上一段时间他还不回来,我只好一个人走回家去,我把回家的路分成两段来记住,第一段是一直往前走,走到医院;走到医院以后,我再去记住回家的路,那就是走进医院对面的一条胡同,然后沿着胡同走到底,就到家了。

后来,余华的父母在愉快的回忆中也默认了这一事实。他们说,余华和他的哥哥实在是一对美妙的“对立统一”,哥哥华旭天生爱动,常常是大错不犯,小错不断。只要有谁家的家长来他们家告状,一般情况下“祸首”都是华旭。而余华则恰恰相反,不但听话,而且胆小,几乎从不惹事生非。上幼儿园时,老师有时故意刁难一下这个胆小的男孩,在余华母亲来接他时,将他早上带来的草帽或鞋子不还给他,这时的余华便摆出一副特有的姿势:低头不语,也坚决不走——直到老师将东西交到他手里,他才肯与母亲回家。

在那个年代,大多数的双职工家庭都不可能有多少精力去顾及孩子,因此,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采取“放养”的方式,何况余华的父母又都是医生,由于手术等工作性质,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,对余华两兄弟的管束自然就难有余力了。这种情形,对于哥哥华旭来说,意味着可以尽情地享受童年的自在与狂野;可是对于胆小的余华来说,却只能忍受更多的孤独。

虽然父母总是反复强调,大人不在家的时候,哥哥一定要带好弟弟,但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,转眼之间,哥哥华旭就跟着一群小伙伴不见了踪影,留下余华独自在家中徘徊。有时,余华试图跟在哥哥的后面寸步不离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,他也只是仅仅充当了一个看客而已。尤其是兄弟俩闹矛盾的时候,余华当然更不是哥哥的对手,每逢此时,余华只好使出自己的法宝——在漫长的哭泣中等待父母的到来,然后目睹哥哥遭受一番斥责或是一顿体罚,从而让自己的心理获得某种小小的平衡,满足一下弱者胜利的快意。

对于这一点,余华的哥哥华旭可谓记忆犹深。如今,华旭已是海盐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——南北湖风景区中景湾宾馆的总经理,当他回忆起兄弟俩漫长的成长经历时,也曾反复提到弟弟的胆小和“狡猾”,致使他在“兄弟之战”后常常饱尝教训。惟一的一次意外是,他与余华在家里玩乒乓球,不知因何事起了争执。华旭以体力的优势,毫不含糊地教训了一顿余华,没想到胆小的余华这次却奋起反抗,拿起球拍直追哥哥,吓得华旭连滚带爬地冲出了家门,结果还是被余华手中飞出的球拍击中了脑袋。

余华就是这样,在胆小和静默中循规蹈矩地打发着自己的童年。每当自己犯了某个错误,并根据自我判断有可能带来父母的责骂和惩罚时,余华通常的首选方式便是逃跑——跑到一个自认为安全而隐秘的地方,然后等待父母焦急的寻找和反省,使自己获得逃脱的可能。有一段时间,余华认为,这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方式。他甚至在房屋之外的麦田深处,巧妙地设立了一个临时的“避难所”。每逢危机时刻,他便独自一人悄悄地在那里躲上半天,然后在父母焦急不安的吆喝声和天色渐暗的傍晚中,走到大人们的视野中。

也正是由于胆小,余华的童年生活,基本上局限在医院、家里以及附近的乡村中。直到8岁上学的那年,余华才被一位同学花言巧语地带到了离家较远的一个村庄。他的同学是去为他的外祖父奔丧的,到了外祖父家之后,自然忘了余华的存在。尤其是当余华提出赶快带他回去时,同学干脆就不理他了。“于是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老人下葬时,我号啕大哭,哭得比谁都要伤心。”虽然后来他还是被同学的表哥送了回来,但对于这次冒险经历,余华每每想起,仍是战栗不已。

然而,胆小并不意味着内心的绝对软弱。言行上的胆小怕事,往往会激起内心的丰富和敏感,因为他必须时刻寻求自己最大的人生保护,而在这种不断寻求的过程中,又不自觉地锻炼了他对世事的精细观察,对人物表情的准确判断。同时,作为一种性格上的自我平衡,胆小的人在内心中往往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强悍,也更加迫切地希望看到一种弱者胜利的荣耀。

事实上,这种情形在余华的很多小说中都获得了某种不自觉的暗示。像《老师》中的小冬,《黄昏里的男孩》中那个偷苹果的男孩,《空中爆炸》中一群怕老婆的朋友,《为什么没有音乐》中忍受妻子背叛自己的马儿……他们都仿佛是《我胆小如鼠》中杨高的不同翻版,以各种不同的方式,承受着因为胆小而引起的软弱,因为软弱而招致的无奈和耻辱,以及面对无奈和耻辱时的艰难的自我消解。这一点,在他的《朋友》中表现得更为彻底。这篇小说通过一场事先张扬的行凶案,将一个人的内心软弱演绎得可谓淋漓尽致。昆山作为小镇上的一方霸主,看似强悍异常,尤其是当他将征服的对手瞄准怯懦的石刚后,更是张狂不已。可是,随着事件的步步发展,拎着菜刀的昆山,最后终于被石刚手里的一条毛巾打败。这篇小说看起来有点以柔克刚、以无招胜有招的暴力意味,而稍作回味,我们又会发现,它完全是在展示一个人的内心力量,是一颗表面怯懦却真正无所畏惧的心,在愤怒与绝望中对抗另一个貌似强悍的流氓的必然结果。而这种以弱胜强的人生快意,也多多少少折射了余华心灵深处的某种人生理想。
              (节选自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《余华评传》)


源地址: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book/2005-01/27/content_2513572.htm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责任编辑:yszdyee  以上只是作者言论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


     的回复
    
    回复日期:
评论区域
打印 关闭
 
 
头题诗人   更多>>
本网推荐   更多>>
· 刘 诚〔国家一级作家 作文教学主...
· 建设文明城市,我们在一起!
· 手拉手,共建生态文明城市
· 美丽家乡生态美
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
· 我的心愿
· 手拉手共建生态文明城
· 小手拉大手,共建生态城
· 喜鹊先生的请求
· 追求绿色时尚,走向生态文明
· 文明城市创建改变家乡面貌
· 写给交警叔叔的一封信
· 我的家乡变了
· 建设文明城市
· 给市长伯伯的一封信
热门阅读   更多>>
· 刘 诚:命运·九歌(长诗)
· 八十年代大学生校园诗江湖风云人物...
· 5.12汶川大地震诗歌专刊增刊民...
· 刘 诚:宁夏诗章(11首)
· 一箪:浅议莫言小说女性形象
· 中国现代诗歌群体及代表诗人[百度...
· 柳必成诗选
· 丁晓宇:性饥渴致留守妇女沦为乡村...
· 一箪自选诗99首(第一辑)
· 一箪:山东人原来是这样看待莫言的
· 杜君立:简评波兰电影《卡廷森林惨...
· 走在民国的街道上
· 县委书记权力大得吓人 几乎跟中央...
新开专栏   更多>>
· 艾叶
· 楠山
· 凡人
· 唐颖
· 海尧
· 临才
· 花儿
· ouya
· 子归
· lqc8
· 流云
· 海滨
· 十品
· 暮然
· 左岸

新浪读书

关于我们    服务条款    投稿须知    常见问题    网站合作    版权申明    友情链接   
Copyright 2012 www.yuanliuw.com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        版权所有:汉中翼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        陕ICP备:18002583号-2       在线客服QQ:641362069
  客服邮箱/网站合作:  yuanliuw@qq.com